3月23日是第六十二個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早預警、早行動:氣象水文氣候信息,助力防災減災”。為了廣泛推廣、普及氣象知識。當天,若羌縣氣象局聯合縣科學技術協會組織開展了世界氣象日主題活動。
活動中,科普志愿者帶領學生們通過近距離參觀氣象設備、模擬人工增雨車實操、開展科普知識講座等形式,讓學生們加深了對天氣、氣候的認識,提高防災減災的意識。
若羌縣第一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黃宇佟說:“我在這里學到了許多關于氣象的器材以及知識,不僅看到了載有模擬火箭的人工增雨車,還有大哥哥教我親手操作了增雨車的裝彈以及轉向。”
除此之外,縣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人員還給學生們展示了人工智能機器人、VR眼鏡等設備的使用方法,普及了相關科學知識,使他們切實體會到科學技術的樂趣和魅力。
若羌縣科學技術協會干部孫小燕說:“此次活動辦得很成功,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有效地提升了大家對科技的求知欲。今后我們將會持續開展此類科普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
據悉,若羌縣氣象局始建于1953年,是國家氣候基準站,也是我國參加國際氣象資料交換的指標站。成立至今一直秉承著“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原則,持續為各族干部群眾提供著“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