婼羌縣RuoqianXian
“婼羌”屬國名,最早見于西漢(公元前36年),為三十六國之一小國。漢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為“樓蘭”國,公元108年(元封三年),臣服于漢和鄰近匈奴。公元前77年(元鳳四年)更其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今若羌鎮),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降附匈奴。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至漢殤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鄯善為漢藩屬。公元107年(永初元年)鄯善為匈奴重新統治,公元124年至401年(即漢安帝延光三年至東晉安帝隆安五年),鄯善臣屬于漢晉,公元403年(永興二年),臣服于晉,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鄯善國滅,遂為魏之郡縣。
公元452年至608年(北魏興安元年至隋大業四年),鄯善為吐谷渾占據,公元609年(大業五年)設鄯善郡,同年廢郡置鄯善鎮,隋末,鄯善為吐谷渾重新統治。公元675年,(唐上元二年),鄯善城改名石頭鎮,(又稱典合城),隸沙州所轄,公元785年至906年(唐貞元年至唐末),石頭城淪為吐蕃所統治。公元907年至1127年(五代十國至北宋),前期石頭鎮屬西州回鶻,后期屬于田國。公元1131年(南宋紹興元年)石頭鎮為西遼王朝所統治,1211年(宋嘉定四年)為直魯古王所統治,1218年(嘉定十一年)為察合臺汗國所統治,1251年(宋淳佑十一年)屬別失八里行省轄。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石頭鎮改名為羅布鎮,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羅布鎮為別失八里察合臺政權所統治,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由清朝取代統治,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設卡克里克縣丞,隸新平縣轄,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改升婼羌縣,屬焉耆府轄,1913年(民國二年),婼羌縣直屬阿克蘇道轄,1920年(民國九年)由阿克蘇道轄劃歸焉耆道轄,1949年屬庫爾勒行署轄,1958年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9年改“婼羌”為“若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