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共有3鄉5鎮,25個行政村、8個社區
若羌鎮(駐團結路社區,轄4個社區)團結路社區社區居委會文化路社區新城社區
依吞布拉克鎮(駐依吞布拉克社區社區,轄2個社區)依吞布拉克社區阿爾金社區
羅布泊鎮(駐羅布泊村,轄1個社區,4個村委會)樓蘭村委會紅十井村委會八一泉村委會羅中村委會羅鉀社區
鐵干里克鎮(駐庫爾干村,轄1個社區,6個村委會)庫爾干村果勒吾斯塘村亞喀吾斯塘村托格拉克勒克村英蘇牧業村鐵干里克村古力巴格社區
吾塔木鄉(駐尤勒滾艾日克村,轄5個村委會)尤勒滾艾日克村果勒艾日克村依格孜吾斯塘村西塔堤讓村牧業村
瓦石峽鎮(駐巴什艾日克村,轄5個村委會)烏都勒吾斯塘村新建村吾塔木村牧業村塔什薩依村
鐵木里克鄉(駐鐵木里克村,轄3個村委會)鐵木里克村拉配泉村白干湖村
祁曼塔格鄉(駐祁曼塔格村,轄2個村委會)祁曼塔格村喀拉喬卡村
一、若羌鎮
若羌鎮位于218、315國道交匯處,為若羌縣人民政府駐地,周邊分別與鐵干里克鄉、吾塔木鄉相鄰,行政面積5.6平方公里。鎮轄文化、團結、勝利三個社區,均成立于1984年,轄區內有行政企事業單位105個(其中重點單位23個)。
(1)文化路社區基本情況
文化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84年,位于東環路以西,西環路以東,文化路以南區域,轄區面積4.23平方公里。
(2)勝利路社區基本情況
勝利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84年,位于東環路以西,西環路以東,建設路以北,Z590專線以南區域,轄區面積0.68平方公里。
(3)團結路社區基本情況
團結社區居委會成立于1984年,位于東環路以西,西環路以東,文化路以北,建設路以南區域,轄區面積0.69平方公里。
二、依吞布拉克鎮
若羌縣轄鎮,取當地泉水名而命名。自1958年開始,因開采石棉逐漸發展起來,1983年11月5日正式設立依吞布拉克鎮。位于縣境東南部的阿爾金山南部,平均海拔3138.5米,東距新青邊界40千米,西北至縣城256千米,南距祁曼塔格鄉320千米。面積5.5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依吞布拉克社區、阿爾金山社區),鎮人民政府駐依吞布拉克社區,有14個礦區居民點組成,城鎮有衛生所1所、派出所1所。是一個新興的礦山集鎮,主產石棉,其它還有煤、鉛鋅銅等礦藏。新(疆)青(海)、新(疆)甘(肅)公路橫貫鎮內,且有通往鐵木里克鄉和祁曼塔格鄉的簡易公路以及通向牧區的便道。
三、羅布泊鎮
若羌縣轄鎮,為國內面積最大的鎮,由羅布泊所在地而定名。2002年1月設鎮,2002年4月正式成立。位于縣境東北面110千米,東與甘肅省交界,南與祁曼區相連,西與鐵干里克鄉毗鄰,北與尉犁縣和吐魯番、哈密兩地區接壤,總面積5.1萬平方公里。羅布泊鎮轄4個自然村(羅布泊村、八一泉村、紅十井村、樓蘭村),一個社區(羅鉀社區)。
地理位置:羅布泊鎮行政區域位于若羌縣東北部的羅布泊地區,地處東經90°00′~91°45′,北緯39°50′~41°05′,海拔高度770--1535米。東與甘肅省交界,西北與尉犁縣毗鄰,南與鐵干里克鄉相鄰,北與鄯善、哈密等地接壤。東西長416千米,南北寬243千米。
歷史沿革:羅布泊古代曾是羅布人生活繁衍的搖籃,曾是漢、唐“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曾一度孕育過燦爛輝煌的絲綢文化,曾因為出土樓蘭美女而名揚海外。羅布泊鎮于2002年1月23日
國土資源:為湖相沉積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地貌形態為鹽殼,呈壟狀,較堅硬,表面為淺土黃色。
生態環境:氣候屬大陸性干旱氣候: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蒸發強,降水極少。年平均氣溫為13.4℃,年蒸發量達3776.5mm,年降水量僅38.5mm,年平均相對濕度46.5%。而羅布泊氣候最顯著的特點是多風,一年四季幾乎天天有風,最大風力可達10級,只有11月至1月為風力相對平靜期。風向以東北風,東風為主。
產業經濟:羅布泊境內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鉀鹽的貯量大,品質好,羅布泊境內的金、鎳、銅、芒硝、錳、鐵等礦產資源豐富。
風景名勝:羅布泊境內文物古跡及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土垠遺址、米蘭古城遺址、海頭古城遺址、樓蘭古城遺址、羅布泊雅丹奇景等。
四、鐵干里克鎮
若羌縣轄鎮。維吾爾語,意為刺草,因荊棘叢生而得名。1960年成立勝利公社,1978年更名為鐵干里克鄉公社,1984年改稱鐵干里克鄉,2015年9月撤鄉建鎮。位于若羌縣城北面,北域東與羅布泊地區相連,南起阿爾金山北坡,西臨若羌河與吾塔木鄉接壤,北與尉犁縣交界。平均海拔889米,面積2.32萬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庫爾干村、果勒吾斯塘村、亞喀吾斯塘村、托格拉克勒克村、英蘇牧業村、鐵干里克村)、1個社區(古力巴格社區),鄉人民政府駐庫爾干村。
主產紅棗、棉花、小麥、瓜果等。牲畜有羊、牛、驢、馬、雞等。
五、吾塔木鄉
吾塔木鄉距縣城3.5公里,新、老315國道貫穿全鄉,行政面積1.17萬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3.2萬畝,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主要種植紅棗、棉花、小麥、玉米等作物。下轄六個村民委員會(果勒艾日克村、尤勒滾艾日克村、依格孜吾斯塘村、西塔提讓村、牧業村、康拉克村),13個村民小組。
六、瓦石峽鎮
瓦石峽鎮位于若羌縣城西部,地處東經86°45′—88°00′、北緯38°14′—40°10′,南北長225公里,東西寬107公里;東距縣城80公里,連接縣城北距巴州首府庫爾勒市520公里,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1000余公里。東與吾塔木鄉相鄰,西與且末縣接壤,南起阿爾金山北坡,北與尉犁縣交界。315國道橫貫全鄉,是我縣西出巴州且末、和田地區的重要門戶和交通樞紐,也是全縣最大的農業鄉,面積2.41萬平方公里。鄉轄5個行政村(即:烏都勒斯塘村、吾塔木村、新建村、牧業村和塔什薩依新村)、14個村民小組(烏都勒斯塘村組、塔力克村組、阿克塔什村組、園藝場村組、英吾斯塘村組、吾塔木村村組、巴西艾日克村組、紅丹渠庫村組、瓊艾格村組、博孜也村組、新建村組、庫那協爾村組、牧業村組、塔什薩依新村組)。
七、鐵木里克鄉
若羌縣轄鄉。維吾爾語,意為鐵匠之地,因駐地在鐵木里克而得名。1909年若羌縣南部山區設屈莽鄉,1950-1958年,該地區歸屬若羌縣一區,1975年歸若羌縣南山行政管理區所轄,1983年11月,成立鐵木里克鄉,隸屬祁曼區所轄,2005年3月祁曼區撤銷,改為縣轄鄉。地處羌塘高原,位于阿爾金山與祁曼塔格山相夾的山間盆地中,距縣城288公里,東與青海相連,南與祁曼塔格鄉接壤,西與依吞布拉克鎮相鄰。面積2.63萬平方千米,轄3個村委會(鐵木里克村、拉配泉村、白干湖村),鄉人民政府駐鐵木里克村,為單一牧業性鄉,是縣主要的牧業基地。境內有石棉、煤、水晶、云母、黃金、銅、鐵、鉛、鋅等礦藏;有國家保護的野驢、野羊、野耗牛等動物。有通往依吞布拉克鎮和青海境內的鄉道以及山區各處的簡易公路。
八、祁曼塔格鄉
若羌縣轄鄉。維吾爾語,意為花草山,因處祁曼塔格山南麓而得名。1909年若羌縣設屈莽鄉,轄依協克帕提和鐵木里克地區之牧業,1979年逐步擴大到三個牧業大隊(合作社),1981年5月成立依協克帕提和喀拉墩兩牧業大隊,后又成立依協克帕提牧業合作社,1983年11月成立祁曼塔格鄉,隸祁曼區所轄,2005年3月祁曼區撤銷,改為縣轄鄉。位于縣城東南部,地處羌塘高原,為東昆侖和祁曼塔格山脈所夾。面積6.56萬平方千米,轄2個村委會(祁曼塔格村、喀拉喬卡村),鄉人民政府駐祁曼塔格村,為牧業鄉,是若羌縣的牧業基地之一。有通往依吞布拉克鎮和青海境內的鄉道以及山區各處的簡易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