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旅游經濟的帶動下,若羌縣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轉變發展思路,鼓勵當地農牧民發展民宿產業,形成了“旅游+民宿”的發展模式,不僅讓當地村民鼓起了“錢袋子”,還讓棗農搖身一變成了老板。
8月4日,記者來到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若羌縣鐵干里克鎮果勒吾斯塘村,映入眼簾的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民宿,干凈的道路兩旁是葡萄長廊和盛開的鮮花,村子周圍被棗林環繞......在民宿一條街前,總有游客不時來“打卡”拍照。
果勒吾斯塘村是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村委會根據各戶的具體情況,挑選民宿條件達標、發展意愿強的15家農戶作為示范點,采取村“兩委”班子成員、“訪惠聚”工作隊隊員、黨員致富能手“多對一包聯”的方式,從庭院美化、房間布置、菜品搭配等各方面,按照“一戶一方案、一戶一特色”的要求研究制定示范點打造方案。
哈麗代·伊卜拉伊木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在增收致富的路上,她不僅積極響應縣委提出的紅棗產業發展戰略主動找農業技術員學習,走出了科學種棗的致富之路,還自愿承擔起了村里的義務政策宣傳員和紅棗技術推廣員。現如今她又積極響應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按照果勒吾斯塘村把鄉村旅游作為重點工作,打造“特色鄉村+民宿”的規劃,把自己的農家樂升級成了民宿。
“現在的生活太好了,就像做夢一樣,我在家就把錢掙了。我這個農家樂開了一年多了,現在升級成為民宿,游客在這里既可以游玩,又可以吃住,特別方便。”哈麗代·伊卜拉伊木說道。
《達家民宿》《吾斯曼的手藝》《音樂世家》《流動人口驛站》......這些各具特色的民宿被村里評選出來的“最美庭院”“四區分離”“人居環境整治先進個人”“民間手藝傳承人”等各類優秀代表戶,讓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發展民宿旅游打下堅實基礎。
若羌縣鐵干里克鎮果勒吾斯塘村干部岳昆峰說:“今年我們果勒吾斯塘村依托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了15家不同主題風格的特色民宿,部分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民宿經濟的發展,將我們果勒吾斯塘村從旅游‘中轉站’變為‘目的地’,既帶動了民俗體驗、采摘種植、土特產經營等一條龍休閑旅游產業整體發展,又盤活了閑置房屋資源,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若羌縣依托阿爾金山自然風貌、樓蘭文化、文物古跡、自然觀光等優勢旅游資源,繼續加大旅游產業、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工作,深入推進“旅游+”戰略,通過“旅游+集散”“旅游+越野”“旅游+民宿”“旅游+康養”等各個板塊聯動起來共同發力,將旅游與各個行業、各個板塊都相加起來,把全域旅游推向更深廣的領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