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若羌縣返鄉大學生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了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提木烽火臺,重溫提木烽火臺歷史,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學們一邊聽著講解員的講解,一邊認真參觀烽火臺頂部的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了解烽火臺的演變史,紛紛拍照留念,回顧烽火臺歷史上起到的巨大作用。
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返鄉大學生買買提江說:“我從小見證了吾塔木鄉提木烽火臺的變化,它是我們新疆各族群眾團結一心的標志,努力創造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提木烽火臺修建于漢朝時期,興盛于魏晉時期,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高13米,歷史上它遇有敵情便燃起狼煙傳遞情報,是重要的邊塞堡壘是新疆保存最完整、最壯觀的烽火臺之一。在東漢和魏晉時期,烽火臺在傳遞軍事信息、鞏固中原王朝管轄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據悉,為提升樓蘭文化旅游品牌內涵,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提高古文物的知悉度,2021年6月份開始,若羌縣對果勒艾日克村提木烽火臺進行了改造提升,在保存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修繕,經過近兩個月的改造,提木烽火臺搖身一變成了若羌縣縣級文物保護點。
經過改造升級的烽火臺陸續迎來各地游客的參觀。“走進烽火臺,我們看到了烽火臺千年的歷程,樓蘭文化風雨歷程的見證,為我們了解新疆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來自廣東的游客說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