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若羌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搶抓有利時機,集中組織開展紅棗“群防群治、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防控面積20余萬畝,避免棗農自行防治時間不統一,做不到全覆蓋,防治效果不佳的情況,有效遏制紅蜘蛛等對棗樹開花坐果期危害較大的病蟲害發展,不僅省工省時還為棗農節省了一大筆開支,確保全縣紅棗豐產豐收。
6月9日上午,在若羌縣新區廣場直升機飛防現場,自治區、自治州飛防監理組、若羌縣農業農村局、北京天鑫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正嚴格、認真地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藥品測試、檢查、配比、記錄、裝藥等工作,不一會一架裝滿生物合劑的直升機就騰空而起飛向了棗林。
若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主任胡文軍說:“按照紅棗提質增效發展戰略目標,今年我縣積極爭取中央林生態補償資金160萬元,開展20余萬畝紅棗紅蜘蛛飛機防治工作,我們所使用的藥劑均為生物藥劑,符合綠色紅棗生產標準規范。”
據飛防公司負責人介紹,用于噴灑藥物的這架直升機每小時可噴灑林田3000余畝,省時省力。同時,由于直升機噴藥采用的是超微顆粒,霧化更好,通過直升機本身的動力促使藥液更容易被葉片吸收,提高藥效70%。
此次飛機防治將持續3-5天,防治藥劑為23%乙螨·三唑錫懸浮劑復配柑橘型橙皮精油,沉降劑選用尿素,藥品證件齊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均為對人、畜、禽及周邊采摘園等環境安全,飛防區域的群眾可正常生產、生活。各鄉鎮在接到通知后,及時動員各村(社區)通知轄區農戶按照飛防要求做好準備,并告知農戶相關防范、注意事項,全力保障此次防治的順利進行。
巴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防治檢疫科副科長劉新鋼:“今年是建黨100周年,若羌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邀請我們指導實施了‘若羌縣20余萬畝紅棗紅蜘蛛病蟲害飛機防治項目’,這個項目就運用生物農藥,組織大規模的飛機防治。通過飛機防治這種節本增效的模式,來提高紅棗的品質,我們用的藥都是安全環保,沒有環境污染的生物農藥。為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巴州林草局成立項目指導組進行了多次論證,確保科學、有效、安全、順利的實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