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的四季,是時間的低語,是自然的詩篇,是如畫的溫馨家園。每一季,都有它獨特的韻味,讓人在贊嘆之余,多了幾分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
●陳耀民/文
春天來到,萬物復蘇。當第一縷春風吹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若羌便悄然蘇醒。在這片綠意未起卻又充滿生命力的土地上,春天的到來總是那么令人欣喜。沙漠中的綠洲,如同鑲嵌在金色沙海中的翡翠,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若羌古稱“婼羌”,1959年,“婼羌”正式改名為“若羌”,并沿用至今。
若羌縣紅棗林(無人機攝)。韓亮/攝
“三條馬路九盞燈,一個喇叭全城聽。”昔日的一句順口溜,再現了若羌當時狹小落后的狀況。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曾是制約若羌這個沙漠邊緣封閉洼地通向外部世界的“攔路虎”。
交通先行,一通百通。若羌縣把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作為惠民生、促發展的重中之重,主動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隨著鐵路、公路大建設的提速,特別是和田至若羌鐵路通車運行、依吞布拉克至若羌高速公路正式通車,若羌一躍從“口袋底”變成了“進疆第一站”,成為新疆的東南大門。
從庫爾勒出發去往若羌,沿途就是一幅幅移動的風景。成片的胡楊林漸漸褪去了冬日的沉寂,靜靜佇立。遠處,偶爾傳來的駝鈴聲更增添了幾分古樸與寧靜,讓人不由自主放慢腳步,去感受這份來自遠古的呼喚。
若羌縣是我國轄區總面積最大的縣,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氣候干燥,風大塵多,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2001年起,若羌縣改變了以往以種植棉花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模式,把當地特有的水土光熱資源當成聚寶盆,開始將紅棗作為加快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導產業和農牧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描繪出紅棗產業發展新藍圖。
一業興百業旺。紅棗產業穩步發展,當地農民的“錢袋子”隨之鼓起。借勢而為、順勢發力,若羌縣以“棗”搭臺,依托樓蘭文化,在農旅融合上下功夫,發展特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放大產業聯動效應,惠農助農。
“春賞棗花品香蜜,夏游棗園看美景。秋摘鮮棗話豐年,冬閑棗枝披銀裝。”在這里,紅棗和旅游實現了融合共贏,紅棗村變成了旅游村,紅棗園變成了新景點。得益于紅棗產業的發展,若羌縣在穩步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走上了一條綠色發展道路。
新疆羌都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車間分揀紅棗。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夏天的若羌陽光熾熱,卻也孕育了別樣的風景。沙漠中的溫度直線上升,造就了若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堅韌不拔的生命力量。此時的胡楊林已是一片郁郁蔥蔥,它們以一種近乎倔強的姿態屹立于烈日之下,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傍晚時分,夕陽將天際染成橘紅,金色的沙丘在余暉中更顯神秘莫測。漫步其間,每一步都踏出了時間的印記,心靈也隨之變得寧靜而悠遠。
秋天的若羌碧空如洗,清甜的棗香撲面而來。徜徉在農區的林蔭路上,秋日碩果盈枝、收獲滿滿的景象映入眼簾,不禁回想起春日里的繁花似錦、綠意盎然,夏日里的草木蔥蘢、層林盡染。暖流涌上心頭,驅散了深秋帶給人們的絲絲涼意。
到若羌縣旅游,多數人會順路去趟臺特瑪湖,那是若羌縣北部的一個湖泊。如果趕在秋季,光是美不勝收的金色胡楊就足以讓人深深沉醉。金秋時節的塔里木河下游沿線植被蔥郁,生機勃勃。臺特瑪湖更是成為了環塔里木湖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湖面波光粼粼,候鳥絡繹不絕,一派繁榮景象。
紅柳、駱駝刺、蘆葦或成片郁郁蔥蔥、或單株星星點點,自成風景。白鷺、野鴨、黑鸛、麻雁或覓食游弋、或振翅翱翔。隨著野生動物數量的逐漸增多,臺特瑪湖儼然成為水鳥和野生動物棲息的溫馨家園。
臺特瑪湖周邊生態多樣性的恢復和豐富,是若羌舉全縣之力改善生態環境、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美麗若羌”的一個縮影。
阿爾金山下,一片片綠意盎然、碩果累累的紅棗園、一排排閃著光亮的太陽能光伏板、一臺臺高高聳立的白色風力發電機、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工廠、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鐵路公路、一架架“長空銀鷹”展翅高飛……
冬天的若羌雖然降雪不多,但偶爾的一場小雪,足以讓這片沙漠綠洲變得溫柔而寧靜。雪花輕輕覆蓋在胡楊枝頭,為這片堅韌的土地增添了幾分柔情與浪漫。此時,若羌仿佛進入了一個慢節奏的世界,人們圍爐而坐,分享著過去一年的故事,規劃著未來的希望。冬日的夜晚,星空格外明亮,銀河橫跨天際,讓人不禁感嘆宇宙的浩瀚與自身的渺小,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滌與升華。
若羌不僅人文資源獨一無二,各類神奇壯美的景觀也是數不勝數:千姿百態的雅丹、巖溶地貌,如夢似幻的海市蜃樓,奇妙無比的高原沙子泉,神秘莫測的魔鬼谷,橫亙荒漠、綿延百余公里的天然綠色走廊……置身于若羌大地,你會無數次地感嘆歷史的悠遠古老,也會無數遍地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若羌的四季是時間的低語,是自然的詩篇,是如畫的溫馨家園。每一季,都有它獨特的韻味,讓人在贊嘆之余,多了幾分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無論是春的生機、夏的熱情、秋的豐收,還是冬的靜謐,都是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也是吸引無數旅人前來探尋的秘密。在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美景如畫,生生不息,講述著關于生命、關于堅韌、關于希望的故事,讓人沉醉,讓人向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