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若羌縣的23.38萬畝紅棗進入全面采收期,紅彤彤的棗子掛滿枝頭。連日來,棗農們忙著采收成熟的紅棗,有的用竹竿敲打樹枝,有的用鼓風機把紅棗上的雜草吹掉,忙碌而有序,一派豐收景象。
近年來,若羌縣通過科學種植和管理,不斷提升紅棗品質,為市場供應了源源不斷的優質產品。目前,若羌紅棗種植面積23.38萬畝,紅棗收入占當地農民人均年收入的50%以上。今年,通過測產全縣干棗總產量預計8.21萬噸,較2023年干棗總產量增長10%。
紅棗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棗農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家住若羌縣吾塔木鄉依格孜吾斯塘村的棗農芒里克·艾合買提種植紅棗已經有10年了,今年,他精心管理的110畝紅棗地又迎來豐收,預計銷售收入可達60萬元,凈利潤約30萬元。談及未來,芒里克信心滿滿:“今年的紅棗產量和價格都讓我很滿意,我打算明年再擴種20畝,同時進一步提升紅棗品質,期待能有更好的收成。”
據若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主任艾合太爾·蘇來曼介紹,通過全面推進科學修剪、增施有機肥、合理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提質增效措施的落實到位,加上林草部門和廣大棗農朋友的共同努力,今年若羌紅棗的產量和品質均有顯著提升,可以說今年若羌紅棗是迎來了一個豐收年,能夠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從無心插柳到碩果滿枝,若羌縣的紅棗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在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攜手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24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報告》中,“若羌紅棗”以46.11億元的品牌價值居2024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25位,以876.31分位居2024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聲譽榜第六名。
若羌紅棗以其卓越的品質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譽,其中10萬畝紅棗基地成功入選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先后通過國家“地理產品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以及“中國馳名商標”“新疆著名商標”認證,并列入2023全國“土特產”推介名錄,榮獲中國紅棗優質產品一等獎等百余項殊榮。
為了進一步提升紅棗產業的附加值,若羌縣還積極引進和培育了10余家紅棗精深加工企業,致力于研發棗醋、棗酒、棗粉、凍干品等一系列精深加工產品。這些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紅棗產品的種類和形態,更延長了紅棗產業鏈,為若羌紅棗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