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大漠棗香禮贊豐收”2024新疆巴州若羌且末紅棗節在若羌縣舉行。活動上,新評選出的若羌且末20名“紅棗之星”棗農滿懷棗鄉豐收的喜悅,帶著甜蜜致富的向往,現場聯名推介若羌且末紅棗。
此次評選的“紅棗之星”,在紅棗種植上能學肯干,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他們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真正做到了帶好頭,富一片,將紅棗送到千家萬戶。
“誰不說我家鄉好,誰不夸我家鄉棗!”若羌縣吾塔木鄉西塔提讓村“紅棗之星”趙昌明說,紅棗就是我家的致富果。在這里,邀請大家去我家的棗園轉一轉,看一看,一顆顆紅棗皮薄肉厚、顆粒飽滿、口感細膩,吃一顆絕對讓你忘不了。
趙昌明今年54歲,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字字入耳。他說:“今年,我種植了38畝紅棗,在精細的管護下,預計畝產量能到500公斤以上,真是增產又增收。”
俗話說:日食且末六顆棗,無需昆侖盜仙草。這邊,趙昌明剛剛推介完,來自且末縣阿熱勒鎮古再勒村的“紅棗之星”麥麥提·吐爾孫也吆喝起來,我們的栆,主打一個有機。種植過程中,縣上、鄉里的農業、林業技術員常來指導,應用了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治病蟲害,絕對不使用化學肥料,那真叫一個“有機”更有味。
當前,若羌、且末紅棗,風頭正勁,榮譽無數,屢屢獲得社會認可。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小小紅棗的迅猛發展給若羌、且末各族群眾帶來了持續增收的經濟及社會效益,成為農民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記者薛云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