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白如云覆野廣,機采豐收景更濃。眼下,正是棉花收獲的季節,若羌縣各鄉鎮的棉農們搶抓農時忙采收,一派豐收的景象。
10月9日,在若羌縣瓦石峽鎮金胡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的棉田里,競相綻放著潔白如雪的棉絮,自走式打包采棉機來回穿梭,機器轟鳴聲中,一朵朵棉花被迅速采摘并打包成捆,現場繁忙而有序。
“我們種了2萬畝棉花,平均畝產可以達到550公斤左右,高產田能達到600公斤,產量比較高。所有棉田使用采棉機進行采收,不僅速度快,而且損耗小,這對我們棉農來說真是太方便了。”正在現場監督采摘進度的棉花種植大戶黃濤說。現代化的采棉設備不僅縮短了采摘周期,也保證了棉花的質量,為棉農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據若羌縣瓦石峽鎮金胡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黨支部書記顏民陽介紹,今年金胡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轄區種植了3.7萬畝。在智慧農業的推動下,實現了規模化、系統化的種植和采收。與以前對比來看,平均畝產從300至400公斤躍升至450公斤以上,增幅高達40至50公斤,棉農們的收入得到了顯著提升。
為確保棉花能夠及時、高效地完成采摘和后續處理工作,若羌縣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保障。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棉農科學合理地開展采摘、拉運、交售等環節做好服務保障,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與協調服務。
今年,若羌縣共種植棉花9.92萬畝,由于氣候條件適宜、田間管理到位,棉花長勢良好,迎來了豐收。采棉機的應用大大提升了采摘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讓棉農們切實感受到了現代化農業帶來的便利和效益,也為若羌縣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