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走進若羌縣吾塔木鄉的棗地里,放眼望去,成片的棗園碩果累累,成串的紅棗顆粒飽滿、色彩光亮地壓彎了枝條,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在吾塔木鄉巴格艾日克村棗農艾力·吾加布拉的棗園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正在指導他對棗樹做著最后的管護?!吧咸瞧凇笔羌t棗質量管控最后一個重要時期,艾力·吾加布拉每一步都做得很細心。
“我今年種了15畝的紅棗,今年的紅棗不僅產量好,而且又大又甜,現在是‘上糖期’,看著紅棗由青變紅,我心里說不出的高興,今年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艾力·吾加布拉高興地說道。
近年來若羌縣持續堅持以建設中國最優紅棗基地、有機紅棗示范基地為目標,立足當前,著眼未來,不斷調整紅棗科學種植模式,加強棗農棗園管護指導力度,讓紅棗種植目標由“量”轉“質”,確保了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若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主任艾合太爾·蘇來曼說:“通過全面深入實施若羌紅棗提質增效各項措施,特別是從年初開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按照技術規范及時指導棗農進行棗園管理,紅棗產量和品質得到明顯的提升。通過前期的測產數據,今年的紅棗產量比去年增長了10%左右,我們在棗園也可以看到,今年的紅棗個頭大、果粒飽滿、特級率高,可以說今年是紅棗的豐收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