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花香細細,亂結春風闌。眼下,若羌縣23.38萬畝紅棗進入開花期,為提高棗樹坐果率,提升紅棗品質,若羌縣各鄉鎮棗農加大棗園田間管理,力爭紅棗豐產豐收。
5月31日,在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棗園里,紅石榴紅棗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在縣科技服務中心技術員的指導下,忙著開展夏季紅棗摘心抹芽工作。
“我們合作社總共500畝棗地,‘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組織50戶不懂技術和沒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立了我們紅石榴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給農戶每年每畝30%的分紅,現在我們合作社有17個工人,這兩天正在進行抹芽工作,農業農村局技術員正在給我們傳授技術,提高我們棗田管理技術水平。”巴州若羌紅石榴紅棗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亞森·玉素甫說道。
夏季棗樹摘心抹芽是棗樹管理的重要環節,能夠抑制枝條的生長,促進營養向根部聚集,提高樹體的營養積累和轉化水平,從而有利于花芽分化和開花結果,達到增加坐果率、提高紅棗品質的效果。紅棗科技服務中心技術員也會定期深入田間地頭為棗農開展紅棗摘心抹芽和病蟲害防治培訓工作。
若羌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高麗莉說:“目前棗樹已進入了盛花期,我們組織農業技術專家到田間地頭對棗農進行技術指導,幫助棗農做好果樹修剪,病蟲害防治,確保紅棗的豐產豐收,當前我縣23.38萬畝紅棗摘心抹芽工作已經開展了一半,預計到六月上旬完成摘心抹芽的第一階段。”
棗花盛開給養蜂人也帶來了有利商機。若羌縣鐵干里克鎮蜂農崔童帥養蜂已有15年了,說起養蜂和釀蜜,崔童帥有說不完的話和講不完的故事,在岳父的影響下,夫妻二人2008年正式接觸到養蜂這個行業,這一養就是15年,崔童帥和妻子可以說是第四代養蜂人了,這幾天正與妻子戴著斗笠,來回穿梭在蜂群間忙碌著。
“我們合作社放蜂點覆蓋全縣紅棗地15萬畝,覆蓋率達全縣紅棗地的60%以上,主要生產羌之歌品牌的黑蜂棗花蜜,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今年預計可生產50噸左右,收入預計可達300余萬元。今年我們增加了800箱的授粉業務,相比去年可增加收入30多萬元。”若羌縣黑蜂專業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崔童帥說道。
若羌棗花蜜性甘平偏溫、維生素C含量較高,營養豐富,甜香可口,具有潤肺腸,補脾益腎,改善睡眠,解毒保肝,抗衰強身的特殊功效,是滋補首選蜜種,深受消費者青睞。
安徽游客劉志秀說:“這次來到若羌來旅游,剛好趕上了棗花盛開,第一次看到若羌的棗花,很好看,我很喜歡這里的棗花蜜,想買一些回去帶給家人朋友們嘗嘗,以后也會帶家人來若羌旅游。”
近年來,若羌縣委、縣人民政府堅持走“保品質、重品牌”的紅棗產業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紅棗品質,擴大影響力,通過組織參加經貿展會、舉辦紅棗節和文化節等促銷措施,提升若羌紅棗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吸引了大批果商云集若羌爭相搶購當地紅棗,若羌紅棗品質、知名度得到了提升,棗花蜜、紅棗酒等附屬產品價值也日益凸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