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若羌縣現代設施農業的穩步發展,農民從過去的“秋收”變為“四季豐收”。近日,記者走進若羌縣盛世羌農農業種植基地,占地1000畝的現代化溫室種植大棚依次排列,大棚內果蔬、秧苗等長勢喜人。
3月28日,走進圣女果大棚,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香甜味兒,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顆顆飽滿的圣女果點綴在綠葉之間,色澤誘人。前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盡情體驗采摘的樂趣。
“聽說大棚基地的圣女果熟了,就帶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來體驗一下采摘的快樂,這里的小圣女果酸酸甜甜,味道甚佳,絕對是不虛此行。”正在采摘草莓的游客胡清玲說道。
此外,大棚內的四季豆、黃瓜、小油菜、辣椒、西瓜等瓜果蔬菜也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據基地技術人員宋印濤介紹,這些蔬菜瓜果之所以能豐產豐收,奧妙就在于這座大棚可以做到智能環境調控,光照、溫度、水肥等都是根據需要自動調節,同時還配套水肥一體化、有機質無土栽培等技術。
若羌縣盛世羌農農業種植基地生產部長侯義濤說:“今年以來,若羌氣溫回升較快,地溫穩定,對蔬菜的生長非常有利,今年設施農業蔬菜長勢比去年要稍微好一些。目前黃瓜、西紅柿、小油菜、四季豆均已上市,其他果蔬也將于4月下旬陸續上市,全力保障若羌居民群眾的‘菜籃子’供應。”
近年來,若羌縣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深入實施現代設施農業推廣應用,加快建設蔬菜標準化大棚,建成一批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生豬、畜禽設施養殖基地。同時,強化科技賦能,持續鞏固發展紅棗、棉花、中草藥、黑枸杞、恰瑪古、辣椒、花生等特色種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