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審計監督貫通工作力度,若羌縣審計局在近期開展的巡審聯動工作中,積極探索“三類監督”貫通的有效路徑,解決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三類監督”貫通協同還不夠順暢的難點堵點問題,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一是精準定位。圍繞審計實施方案確定的重要事項和關注的審計重點,提前與巡察組溝通,將關注的審計重點與巡察的重點內容相融合,定位審計重點內容,避免與巡察的部分重點內容重復工作。即審計的重點內容由審計組獨立完成,發現巡察組需要的問題線索第一時間向巡察組反饋。巡察組發現的審計方案中未確定的事項和問題,及時向審計組反饋。針對審計組或巡察組發現的重大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和線索,共同進行鑒別認定,同時向縣委、縣政府以及縣紀委監委報告。
二是共同推進。對發現的資產、資金損失浪費、處置不合理以及違規購買資產等問題,審計組與巡察組共同參與實地調查和走訪、詢問等,確保問題定性的準確性。對完成的工作情況進行日總結、日匯總、日分析,確定下一步工作重心和方向,避免出現方向性、政策性不統一的問題。
三是相互接力。在日常工作中,審計組與巡察組相互借力的同時,做到信息、線索、資源共享,特別是在被審計單位不配合,資料提供不及時等問題發生時,及時借用巡察組力量,以巡察組的名義要求被審計單位配合。在巡察組遇到問題線索難以定性或法律法規缺失等難點時,及時與審計組溝通并由審計組提供專業能力來解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