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全縣棗樹冬春季田間管護工作,提升棗農田間科學管理技術水平,1月6日,若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在吾塔木鄉尤勒滾艾日克村開展棗樹冬春季田間管理現場會,確保紅棗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現場會分為理論講解和現場教學。會上,若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詳細講解了棗樹疏密、老枝更新、樹形培育等紅棗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應對措施,以理論奠基,實操支撐的方式,幫助棗農解決棗樹管理中遇到的難題。棗農們還針對生產中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現場求教,學習氛圍濃烈。
家住若羌縣吾塔木鄉庫爾貴村的村民陳義忠有20畝紅棗地,經過科學化的管理,紅棗的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聽說今天技術人員來村里指導教學,他早早地就來到現場學習。“通過技術人員的講解,我對科學管理紅棗有了更高的認識,也學到了很多的修剪方面的技巧,我會按照技術要點科學地管理棗園,相信我們的紅棗品質會越來越好。”陳義忠說道。
據了解,入冬以來,若羌縣不斷加強棗樹田間管理培訓力度,通過現場會、觀摩會、交流會等方式,手把手幫助棗農破解生產技術難題,不斷提高棗農科學管理技術水平,在全縣掀起學習紅棗提質增效技術的熱潮,全力助推鄉村產業振興,促進紅棗產業高質量發展。
若羌縣紅棗科技服務中心主任胡文軍說:“我們利用農民冬閑之際,在全縣各鄉鎮各村舉辦現場會,旨在通過講解棗樹疏密間伐、科學修剪等果園管理技術,進一步提升全縣棗農紅棗管理水平,為今年紅棗豐產豐收、紅棗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若羌縣持續堅持以建設中國最優紅棗基地、有機紅棗示范基地為目標,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科學管理棗園的基礎上,不斷調整紅棗種植模式,推進標準化生產,并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棗農從以往的重“產量”向優“品質”轉變,若羌紅棗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也讓若羌縣成為了中國西部的最優紅棗核心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