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縣委網信辦黨支部書記、主任 段德成
根據工作要求,現述法如下:
一、履職情況
(一)堅持學法用法,加強法治思維。一是強組織,高位統籌推進。組織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8·26講話精神中關于法治建設的最新闡述15場次,專題研究部署網信領域法治建設工作3場次。二是抓學習,法治教育常態化。組織參加自治區“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法治培訓30場次,300余人次,組織全體干部開展互聯網領域法律法規學習30余次。
(二)堅持依法行政,提升服務效能。一是完善《若羌縣委網信辦行政執法工作方案》,規范網信行政執法工作流程、處置程序。自行開展網絡執法培訓4場次,4名干部通過了行政執法資格考試。二是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依法依規約談相關負責人2人次,注銷僵尸網站3家。三是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和法治宣傳教育,組織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七進”活動、法治日、等法治宣傳活動8場次。
(三)建立長效機制,狠抓整改落實。一是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廣大網民的法律意識。二是加大對網絡信息平臺的監管力度,完善監管制度,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朗和穩定。
二、存在問題
(一)法治宣傳不夠深入。在普法宣傳工作中,網信領域法律法規的宣傳還存在短板。縣委網信辦網上線下同步推進開展了相關法律法規內容的宣傳活動,部分群眾反映理論知識內容太多,不夠簡單易懂,且與自己實際生活結合不夠緊密,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部分網民缺乏基本的法治理念和意識,存在“法律問題泛道德化”的現象和問題。
(二)執法機制不夠健全。互聯網領域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上存在短板和不足,符合本地實際的網信行政執法機制還不健全,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進程“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發揮不夠,全民治網共識還未形成,在協調其他社會力量的資源來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以致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網信執法成效不高。持續加大網絡內容生態治理力度,深入整治網上各類違法違規問題亂象,但屬地網站、微信公眾號、新媒體等網絡平臺還存在主體責任意識不充分、履職盡責不到位、制度機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規范等問題,互聯網從業人員對依法管網、依法經營、依法從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足,一定程度導致違法和不良信息禁而不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網絡法治宣傳。通過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4·15”國家安全日、“12·4”國家憲法日等,將法律條文結合現實案例,用簡單的形式表達出來,提升普法效果。利用網絡舉報平臺,解決網絡投訴無門、無效的問題,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增強網民和網絡企業對網絡違法行為的直觀感知,營造遵紀守法的良好網絡輿論氛圍。
(二)加強網絡法治建設。深入推進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構建由黨委領導、各部門履職、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統籌網絡平臺、互聯網用戶、社會組織等形成多元協同合力,同步推進依法上網、依法辦網、依法治網。
(三)加強網絡平臺監督。扎實推進網絡內容治理,持續加大互聯網信息內容監督管理執法力度,落實屬地網站、微信公眾號、新媒體平臺主體責任,及時掌握重點網站平臺工作動態,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嚴肅新聞傳播紀律,充分發揮互聯網行政執法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